行业新闻 美盛纪事
华为海思新款芯片成功试产 最快年底可交付

  近日有消息称,华为海思自研首款OLED 屏显驱动芯片已正式进入试产阶段。该芯片采用40nm制程工艺,月产能200至300 片晶圆,样品已交送京东方、荣耀、华为测试。这款OLED 屏显驱动芯片预计最快今年年底即可正式向供应商完成量产交付,有望应用到华为旗下产品当中。

OLED屏幕驱动芯片的重要性堪比核心处理器,是各种智能电子设备必需的零部件,尤其是当手机屏幕更大、分辨率更高后,对驱动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这需要加入更多压缩和处理的技术,使得研发OLED驱动芯片的准入门槛也随之提高。

在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,OLED屏是价值最高的部件,如苹果iPhone12 Pro的OLED屏幕价格约为70 美元,比其40美元的A14仿生芯片价格更高。

OLED驱动芯片的制造难度较大,价格居高不下,其原因主要是OLED屏受限于IC芯片。由于大多数OLED驱动芯片都需要根据屏幕定制,代工厂很难走量进行规模化生产,且其原材料成本较高,最终导致OLED驱动芯片的溢价严重,产能紧张。

目前的OLED屏驱动芯片市场,主要被韩国厂商垄断。这导致众多国内手机厂商所用的OLED屏也严重依赖韩国企业。

据Omida的数据显示,2020年韩国的三星电子占据了全球50.4%的OLED驱动芯片市场,另外的其他三家韩国厂商Magnachip、Silicinworks、Anapass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.2%、2.7%、2.4%。这四家韩国企业占据了全球近90%的市场份额。

中国台湾的联咏和瑞鼎科技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.8%和2.4%;中国大陆的中颖电子和吉迪思虽然也有自己的OLED驱动芯片,但所占市场份额极低。

OLED屏受制于人,在全球“缺芯”的大背景下,OLED驱动芯片更是严重缺货,极大地制约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。因此,OLED驱动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急需加速。华为海思OLED驱动芯片的成功推出,意义重大。同时华为海思的这款40nm OLED驱动芯片的成功试产,也意味着在40nm制程上去美化产线已经顺利实现。

凭借华为历年来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力,以及友商京东方和荣耀的支持,海思的这款OLED驱动芯片有望在市场上获得成功。

不过,目前头部厂商的OLED驱动芯片产品已经从40nm工艺转向更进的28nm工艺,这可能使海思的40nm OLED驱动芯片市场竞争当中处于劣势。此外,与鸿蒙OS的境况相似,华为手机的竞争对手不一定会来捧场。海思OLED驱动芯片在开拓市场过程中难度也不小。

无论如何,华为海思推出的这款OLED驱动芯片还是打破了韩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。在当前条件下,国产化总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。

返回概述
北京君正:其芯片可应用于电力物联网
根据证券日报报道,2025年8月21日,北京君正公司在其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其研发的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物联网领域。这一声明引发了市场的关注,显示出北京君...
更多信息
2025年AI需求强劲,预计2026年整体电子产业增长动能趋缓|TrendForce集邦咨询
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,2025年全球电子产业市场呈现分化,由数据中心建置驱动的AI Server需求一枝独秀,但智能手机、笔电、可穿戴式设备、电视等终端产品,...
更多信息
Arm:开始自研芯片
当地时间7月30日,半导体IP大厂Arm公布了最新财报。数据显示,2026会计年度第一季(截至2025年6月30日),Arm实现营收10.5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,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....
更多信息
0.1071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