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 美盛纪事
2023年国内芯片制造设备进口额同比增长14%
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,我国芯片制造设备的进口额为2805亿元(396亿美元),同比增长14%。          

从数据中可以看到,自2015年至今,我国在芯片制造设备上的投入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,2023年的进口额约为2015年进口额的35倍。          
近年来,在连番的芯片限制之下,我国芯片设备进口额明显增长,因为相关企业加大了投资力度,以求能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,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。          
在美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于2023年9月1日生效之前,我国进口的芯片设备量飙升,远超此前任何一年的数据。由于荷兰光刻机厂商ASML占据了全球光刻机市场约八成的份额,因此,这一数据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从荷兰处进口额的增长,2023年12月,我国对荷兰光刻设备的进口额达11亿美元,同比增长近1000%。              
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的产量为3514亿块,同比2022年增长了6.9%;其中,2023年12月的产量为362亿块,同比增长34.0%。统计数据涵盖了逻辑芯片、存储芯片、模拟芯片和专用芯片,以及传感器和芯片模块。        
与此同时,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量为2678亿块,同比减少1.8%;进口量为4795亿块,同比减少10.8%。          
这意味着,国内半导体产业已积极进入国产化进程。              

 

 

目前国内在高端芯片方面的制造能力还比较弱,不过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目光转向了半导体制造设备,以实现更完全的自主。


返回概述
北京君正:其芯片可应用于电力物联网
根据证券日报报道,2025年8月21日,北京君正公司在其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其研发的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物联网领域。这一声明引发了市场的关注,显示出北京君...
更多信息
2025年AI需求强劲,预计2026年整体电子产业增长动能趋缓|TrendForce集邦咨询
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,2025年全球电子产业市场呈现分化,由数据中心建置驱动的AI Server需求一枝独秀,但智能手机、笔电、可穿戴式设备、电视等终端产品,...
更多信息
Arm:开始自研芯片
当地时间7月30日,半导体IP大厂Arm公布了最新财报。数据显示,2026会计年度第一季(截至2025年6月30日),Arm实现营收10.5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,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....
更多信息
0.1030s